WFU

網站頁籤

2022年4月2日 星期六

路標三,其實是我,限制了我自己。

 



從「知道」,到「做到」。

路標,第三個。
其實是我,限制了我自己。



透過計算熱量,認識著我吃掉的食物,同時,也認識了我自己,包括,
我的身體(飽足感、體耐力、疲憊與修復力),
我的心理(情緒波動、反應與行為、覺察與沉澱),
以及,
我的自我意義與價值感(渴望與被剝奪、創傷與逃活、平靜與信任⋯)。



這些認識,減去了許多誤會與誤判,讓選擇不僅貼近於真實,連作選擇的自己,也更有機會貼近於真實了。

例如,看著眼前的檸檬塔,看起來很漂亮,很受歡迎而熱賣,能夠在慶祝生日時大家一起享用,很快樂。而這個快樂,不需要忽視或拋下這個檸檬塔的營養事實:含糖分高(11克),一個230大卡(佔我的每日熱量需求15%),營養比例主要為脂肪和碳水。

有了理解、做了選擇之後,就從當天其他餐食中,減少油脂和碳水的熱量攝取,增加蛋白質與纖維質的攝取比例。或者,隔天調整吃食的總熱量,或者,增加運動消耗。
就這樣,沒有了吃了檸檬塔的罪惡感,沒有了假裝盲目的選項,也就沒有了無所可依循、無路可走的自暴自棄。

又例如,當日常冒出了「想吃」的念頭,可以先從今日到此時,熱量的攝取比例與總量來察看相對應的身體現況,讓我有了更真實的立足與更自由的狀態來感受這個想吃的念頭:是攝取相對不足,餓了?是攝取比例不當,提早出現的飢餓感?是氣味、畫面刺激過往美好感受而生的口慾?是一再被限制而試圖脫逃的慾望?

就這樣,「想吃」變得能夠被理解,「選擇」與「行動」,因為理解,也變得更貼近真實與全貌的自由與自主,而不只是衝動、破戒、自我批判、自我放逐。然後,這個過程中的每個自己與感受,也就更能夠親近與有所連結了。

瞭解自己需要的與攝取的熱量,不再只有「限制」的角色,而有了「羅盤」的功用,穩定與可靠。



「我都吃得很少,還胖了,好無辜。」這是自欺欺人的無辜。

操作,修正,操作,修正,感受與身體回饋就在時時刻刻。熱量計算,面對自己所選擇與吃下的食物,原來不是限制,而限制自己的,其實是自己的判斷、臆測、過往經驗、既定眼光、集體投射,或者,尚未面對與接納的,無知與傷口。

路標三,覺得無法、不可能、說不的,是哪一個我呢?這個我,被我理解與接納了嗎?



嗨,五年後的自己,我越來越認識你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