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網站頁籤

2022年4月11日 星期一

路標五,放下第一個念頭

 



從「知道」,到「做到」。

路標,第五個,放下第一個念頭。


「好難噢!」「怎麼可能啦!」「那我還能怎麼辦!」

起而行,有時就是不加思索,例如去上廁所,例如抱抱點點,例如倒一杯水來喝。而有時,起而行卻在念頭與念頭與念頭的纏繞之間,被吞噬了。

那,就來先好好地面對自己的念頭們吧。


去年九月,我的日記寫下了這一段文字:

「總經理的跟鞋踩地聲來來去去,過去,其實診間內的我會感到些許壓力,即使明白總經理未必會走進來。」

一樣的日常發生,或者似曾相似的發生,「總經理的跟鞋踩地聲」,因為現在的自己不再受到影響了,而發現,過去的自己在這個發生時的情緒與感受,「我感到些許壓力」。

「而那些她可能走進來的互動,或者她走進來後可能會帶來的消息,又或者,她可能正在處理著什麼,這些這些來自於我自己之內的可能與假設,我就讓我自己陷入在這些之中。」

覺察自己的情緒與感受後,試著去辨析這些情緒與感受的源頭。

「現在,我與總經理之間的互動,輕盈於我了,我之於總經理,我之於她,都有了空間,而也有了自主與自由。這些過程,在我之內有好幾個重要的改變。首先,我能夠與我自己之內所生的天馬行空(假設與可能)保持距離,這些也許來自於我的固有思緒方式,也許來自於舊有的反應模式與過往經驗,也或許來自於我之內面對創傷而生的逃跑、防衛、抗拒機制。我與來自於這些所生的情景、推斷,保持距離,觀看的同時持有自己的全然,覺察時仍能感受、感知、與流動,而不被淹沒或因此滯留。」

「當能持續保有自己的全然與感知,也就能更從純然的心,採取行動。」


面對念頭,允許念頭,與念頭同在時不被念頭佔據,然後,放下念頭。

有時候,就連自己也參不透自己念頭的源頭,或者就是沒有足夠的意識空間來探索念頭的源頭,那就單純地,放下這個興起的念頭。

放下念頭,試著等待,不是等待下一個念頭,而是等待,放下念頭之後,迎來的是什麼樣的自己。

前幾天,我在進行日常家務時,發現了自己不再以「達成任務」為首要目的地行動了,我對小迪說:
「哇,現在的我,不會因為找到有效率或者能夠反覆成功的方法後,就硬幹蠻幹到底,直到任務完全完成了為止。我懂得放過我自己了,我懂得在我自己累壞了、耗盡了之前,就停下來了。」
小迪聽了之後給了我一個巨大的微笑。

昨天,小迪跟我說:
「今天點點又尿在拼貼地板的縫隙上了,我一一地掀開地板,檢視所有尿淹過的範圍,一片一片地擦。我想起了妳那天跟我說的,放過自己,我就輕盈地把既有的範圍清乾淨,就收手了,不再無止盡地把整個客廳的地板都拆了,然後疲憊又無力地對點點生氣。」

我聽了之後愣住了⋯⋯

當我下班回家時,常常覺得小迪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地在整理各種家務,挖貓砂、吸地板、洗衣服、收拾毛孩們的水碗、收納整理櫃子⋯⋯這些時刻,我會覺得享有自己時光的自己太任性了,一邊自我批判一邊進行自己的大小事,或者,我會想辦法起身,也找點家務事來做。

這些我,在念頭中綑綁自己,或者,因應著念頭而行動。

我反覆在這樣的時刻,練習著,放下念頭,然後,感受當下的自己。我發現,原來,我心裡希望著,當我在家時,小迪也能享有自己的時光。而這只是我的希望,我明白,不代表我需要為了我的希望,而去要求小迪改變。

我在每一次經歷著這些狀態時,都先反覆確認自己,我的感受、我冒出來的想法,我的想要,以及我的選擇,然後,我如何在選擇後的行動或者發生中,也同在於自己。

所以,當昨天小迪這樣跟我說時,我再一次地明白著我既有的明白:當我好好地面對著我自己時,這個我,就是擴散著共振的源頭了,不需帶著意圖的,也並非朝向達成任務而行動的。有時候,會有表象明顯可見的「結果」出現,而也很多時候,是無法察覺到「結果」的,即使如此,不代表,擴散與共振、影響與變化不存在。


路標五,那就先放下第一個念頭吧。

放下念頭,給自己更多的內在空間,而能夠感受著自己、認識自己、貼近自己,直到與自己同在著,以這樣的自己,做決定、行動、面對回饋,迎來的就不再只是自己可想像的發生,或者只是總是跟想像不相同而生的失望與失落了,迎來的,是那些仍未成形的各種可能。

嗨,五年後的自己,我想要送給你,對於現在的我來說,這些還未成形的可能們,然後,我等待著,有一天,你與我分享,你。